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  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知识 >成都消防救援专业队伍苦练过硬本领(法治头条) 正文

成都消防救援专业队伍苦练过硬本领(法治头条)

来源:瑾栋快讯网编辑:知识时间:2024-03-29 07:31:19

图①:“飞鹰”航空救援服务队乘坐直升机到达演练现场并开展前突训练。
  成晓轩摄
  图②:“飞猫”高空绳索救援队进行高空绳索救援训练。消防
  成晓轩摄
  图③:“飞豹”地震快反救援队在演练现场集结。救援坐等男神来倒追
  成晓轩摄

一名“工人”身负重伤,专业被困成都东安湖体育中心体育场穹顶平台,队伍平台高达49.8米,苦练且四周没有其他附着物。过硬如何施救?

只见一架“飞鹰”航空救援服务队的本领救援直升机,平稳悬停于平台上空20米处,法治两名身负救援装备的头条“飞猫”高空绳索救援队员,通过绳索从直升机精准降落至平台。成都他们随即拆开装备包,消防展开紧急救援担架,救援将“工人”稳定安置于担架上,专业并依托平台围栏架设好绳索支点,队伍同时将绳包掷向地面。

地面上两名“飞豹”地震快速反应救援队队员迅速接应,依托救援车辆架设地面支点,很快,由两根总承重达到吨量级的绳索和滑轮组成的救援绳桥搭建完毕。“飞猫”队员将担架和自身身体稳定地连接于绳桥上,用手势示意地面平缓拉动绳索。坐等男神来倒追最终,“工人”被平稳“护送”至地面。整个救援过程,仅用时7分钟。

11月9日,一场“空”“地”配合的快速精准救援演练顺利完成。“飞豹”“飞猫”“飞鹰”……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的“飞系”消防救援专业队,是这场演练的主角。

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?他们肩负着怎样的使命?近日,记者走近这支队伍,探访他们的故事。

力求第一时间响应、第一时间到达、第一时间救人

“应急救援中,时间就是生命。之所以命名为‘飞系’,旨在全力实现‘第一时间响应、第一时间到达、第一时间救人’。”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马锐介绍,近年来,成都消防成体系打造“飞系”消防救援专业队——以快速处置地震、建筑垮塌等灾害为主职的“飞豹”地震快速反应救援队;以高空、山岳救援为主职的“飞猫”高空绳索救援队;以保障供水和排涝为主职的“飞鲨”供水排涝救援队;以江河湖泊、洪水救援为主职的“飞龙”水域灾害救援队;为灭火应急救援提供空中保障的“飞鹰”航空救援服务队。

直升机空中救援作为应急响应最迅速、最快抵达受灾现场、最大限度拓展救援空间的应急救援途径之一,发挥着日趋显著的作用。

在一场空中救援演练中,一名“攀登者”在登山过程中受伤严重,被困于“半山坡”的一块狭窄空地,“飞鹰”航空救援服务队派出救援直升机火速前往营救。

该空地空间狭窄,完全不具备着陆条件,加之“攀登者”受伤严重,如果用直升机绞车长绳将其吊起拉入机舱内,可能会对“攀登者”造成二次伤害。怎么办?

通过对救援现场的环境进行研判,救援人员决定使用“单橇悬停”救援方式——只见直升机调整好方向和角度,将一只滑橇接触空地,而另一只滑橇仍保持悬空状态,直至稳稳悬停。随后,救援人员快速离机,用紧急救援担架将“攀登者”平稳地抬进机舱。

“‘单橇悬停’主要针对缺少足够大的空间以供直升机完全起降的场域。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将人员和物资进行转运,而无需以索降、绞车吊运等方式来进行投送。”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胡杨介绍。

除了“单橇悬停”,演练还包括直升机救援空中勘查和搜救、地面快速上下机、空中悬停索降、外挂吊转运装备物资等。事故和灾害发生时,这些反复实训、千锤百炼的专业技能和救援战术,为受困受灾群众开辟出一条条“空中生命通道”。

在2020年“8·18”宜宾泥溪镇孤岛救援中,“飞鹰”采用“离地悬停、单橇悬停”救援战术,成功营救6名被困群众;在今年“9·5”泸定县6.8级地震救援中,“飞鹰”作为先遣力量,不仅通过空中勘查传回大量第一手灾情信息,还成功开辟完成2个大型直升机起降点,实现了多批次的人员和物资的循环运输。

集合精锐力量,握指成拳提升整体救援能力

“扑通”一声,府南河的宁静被打破了。11月8日,一名在成都府南河岸边绿地游览的“游客”不慎落水,他奋力抓住河中一根浮木,等待救援。

记者跟随两名“飞龙”水域灾害救援队队员登上充气橡皮艇。一名队员充当舵手发动引擎,另一名队员匍匐于橡皮艇前端,以自身重量将橡皮艇努力下压,既为密切观察前方水域情况,同时防止橡皮艇头部过分抬高影响船速。

橡皮艇距“落水者”所处位置仅1公里,途中有多处突露出水面的“暗礁”。舵手利用“Z”形机动动作精确避开“暗礁”,逐步靠近救援目标。

此时,舵手以“落水者”为圆心,加大马力用橡皮艇划出一个半径约1米的圆周,让侧边船舷迅速逼近“落水者”。另一名队员则探出身子伸出双臂,就在船舷与“落水者”擦身而过的瞬间,将其紧紧抓住,通过自身的力量,借助橡皮艇圆周行驶产生的离心力,一把将“落水者”成功拉拽进橡皮艇内。

此次水域救援演练,从登艇到完成救援仅用时3分钟,而完成“离心力救援”技术仅短短数秒钟。这背后,是“飞龙”水域灾害救援队对水域救援技战术的反复雕琢。

“飞系”专业救援队集合了不同救援领域的精锐力量,5支小队既各有专长,又能握指成拳联合集成救援,已成为各类灭火救援任务的“尖刀”队伍。

在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培训基地开展的一场全景式地震救援演练中,“飞鹰”直升机抵达“灾害现场”,精准投送先遣队员,侦察灾情、回传信息;“飞豹”火速抵达现场,通过搜救犬、各类救援装备开展埋压人员搜救;“飞猫”通过T型绳索救援等方式,在垮塌的山坳中快速营救“伤者”;对震后形成的堰塞湖,“飞鲨”利用大功率供排泵车组每分钟排水24吨,泄流至6公里外的安全地带;“飞龙”利用冲锋舟将人员通过水路转运至安全地带,潜水员进入深水区进行水下失联人员搜寻……在指挥部统一调度下,各专业队有条不紊密切配合,开展全方位、立体化的震后紧急救援。

既磨炼技艺与战术,又培育赴汤蹈火的勇毅和担当

一名“伤者”从六楼掉到了五楼,瘫倒在平台上,无法动弹,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,对“伤者”进行肢体固定,随后利用吊升、水平运送的方式,让“伤者”平稳落地。

在“飞猫”高空绳索救援队训练基地,记者看到队员们正训练横向救援、V型救援、T型救援等绳索救援技术。

“绳索具有便捷、高效、适用场域广等优点,只要具备稳定的支点,就能最大限度拓展救援空间,不仅有效适用于高空和山岳,在建筑坍塌、急流水域等救援场景中,都能广泛运用。”“飞猫”高空绳索救援队副队长郭习青说,近年来,无论是在峨眉山巅,还是在城市高空建筑,又或是洪水中的孤岛,“飞猫”用绳索架设起一条条“生命桥梁”。

“生命桥梁”的背后,是长年累月专业化训练的结果。对数十种材质各异、应用领域不同的救援绳索,特勤大队二站站长李雷廷如数家珍。“除了绳索材质,结绳的技艺和绳索救援的技法也非常重要。”李雷廷说。

现实的救援中,情况纷繁复杂,除了需要专业的技艺与战术,还需要赴汤蹈火、排除万难的勇毅和担当。“飞龙”水域灾害救援队队员任克思回忆,在2020年“8·16”成都金堂县白鹭岛救援中,“飞龙”在转移一批受困者过程中,冲锋舟尾部的发动机绞到了一床棉被,导致不能运转。危急时刻,一名队员潜入浑浊的水中,在几乎没有视线的情况下,顶着湍急的洪流,一刀一刀将棉被割碎,最终化解险情,将受困者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。

“打造‘飞系’专业救援队,是我们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以来,围绕‘全灾种、大应急’进行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。”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政委农有良说,他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以加快提升队伍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水平为牵引,不断增强救援能力、提高行动效率、提升救援效果,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。

版式设计:汪哲平


0.3591s , 42077.640625 kb

Copyright © 2024 Powered by 成都消防救援专业队伍苦练过硬本领(法治头条),瑾栋快讯网  

sitemap

Top